2009年10月5日 星期一

10/01『演講』蔡安雄主任:實驗室防災與火災應變



演講問與答
第七組 張耿維
Q:當火勢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時候,到底是要逃生還是滅火好?
A:火勢太大的時候,最好就是逃生。當然身家財產也是很重要的,如果火勢還在可以控制的範圍內,那就把它撲滅。其中的分界大概就是當火勢比一個垃圾桶大小還要小的時候,可以試著去把它撲滅;但是當火勢比一個垃圾桶還要大的時候,就是應該要以逃生為主要。

第七組 黃品睿
Q:為什麼火災發生在晚上的時候要關閉電燈,這樣不是會妨礙逃生嗎?
A:因為電源外圈的塑膠線圈會被熔化,造成線圈外露引發短路,所以在不管是火災或是地震的時候都要記得”二關一開”(關閉電源、瓦斯,打開大門)。


第三組 李長紘
Q:請問您演講中提到的一些防火器具外面哪裡有在賣?
A:如果想要買的人請下課後來跟我這邊登記,到時會有公司人員打電話與你聯絡。

第三組 梁辛瑋
Q:當火災發生,若身處高樓卻無法往下逃生時,人該跳樓嗎?
A:四樓以上絕對不要輕易跳樓,因為跳樓的生存機率幾乎為零。應該以跪爬的低姿勢向前爬行,待撞到牆壁之後,沿著牆壁爬行必可找到門口,迅速逃生。若真的迫不得已要跳樓時,也應該盡可能減低跳樓的衝擊力以增加生存的機會。

第十組 張家華
Q:當如果發生火災,我們沒有辦法逃生時,我們應該如何增加自己獲救的機會?
A:我們在火場中,逃生要以低姿勢在地面以上30cm爬行,若是看不到方向的話,沿著牆壁移動,必能找到出口。再開門前,先觸摸一下手把,測試一下手把溫度,若是溫度太高的話,表示門外有大火,無法逃生。此時為了增加獲救的機會,不宜貿然開門,應該躲在室內,並拿濕毛巾,擋住門縫,讓濃煙無法進入室內,並且打電話求救,一般的防火建材,可阻擋火勢達兩個小時,應有足夠的時間等到消防人員。

第八組 鄭嘉良
Q:請問滅火器填藥是否是去各地方消防局填?
A:也可以到所購買的公司去填,但要把滅火器噴光再去填,有些公司會貪圖便宜填入助燃性的空氣進去,要小心!!




演講心得
第九組
這次的講者是蔡安雄主任,上台第一句話就開門見山的說:防災做的好,災難自然少!真是精闢的見解!開頭就讓我們收穫匪淺,獲益良多!!接著又以胡志強夫婦車禍為例子,舉出事先提防災害的重要性。除了這個例子以外,他還舉了很多例子,像是921地震各大專院校實驗室火災和瓦斯儲存槽爆炸案件...等,再次強調人員訓練及事前預防的重要性。

在防災的內容中,有一項很重要的防範項目就是防火管理,要管理好火,要先管理好用火的人,從人員操作下去下工夫,杜絕任何起火的的可能。另外也建議大家自行在家裡安裝煙霧偵測器,一有火警,可以透過警報聲響立刻得知火災訊息進而搶救。

火災的分類:
A類火災:固體火災
B類火災:液體或氣體火災
C類火災:電器火災
D類火災:化學火災

滅火器使用訣竅:拉拉壓,噴向火源時要對著根部來回左右掃射,一次噴完。

濃煙逃生袋:打開濃煙袋,向前抖動一下,在離地面30公分左右的地方撈一次滿滿的空氣(來回撈會撈到濃煙)套到頭上逃生。

火場保命要訣:注意濃煙,熱度,和時間。保命優先,保持冷靜。

總而言之,這是一場非常精采的演講,蔡主任的演講沒有太多艱深難懂的理論或大道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例子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實品道具,演講兼表演,讓大家看的目不轉睛,在一陣笑聲中,演講竟不自覺的結束了。當走出講堂外,耳裡還隱約可以聽到蔡主任宏亮的嗓音,和一堆實用的小常識!


第四組
“預防做得好,災害自然少!”蔡老師以此做開頭為我們講解如何做安全的防護。在預防方面,最重要的是遵守標準作業流程(SOP)。
實驗室安全注意須知

1.建立完整的物質資料表(MSDS)→此表也須留給急救單位,好讓災害發生時有適當的應變。
2.藥櫃要固定,藥品要分類。
3.緊急應變計劃訂定。
4.充足防護設備。
5.良好的管理。
6.正確的使用。
7.完善的訓練→有了完善的體制也需要加強人員的教育,才可達到最好的效果。

在兩小時的安全課程介紹下,蔡老師也花很多時間跟我們介紹火場的逃生安全與預防。平時在居家就要安裝偵測煙霧警報器,可以在火災發生20秒內警告大家,做出適當的反應。一般火焰成長的速度,在3分鐘內是自救期,火焰小,可以自行利用滅火器或是濕棉被盡速將火舌撲滅。火災發生後的3到5分鐘是火焰的成長期,那時在室內可燃的物品都會發生”閃燃”的小爆炸,如果是在三分鐘內無法撲滅的小火,必須盡快逃生,逃生時以低姿勢30公分以下延著牆壁逃生。

滅火器使用的方式“拉、拉、壓!” 拉插硝、拉軟管、壓下去!現在一般舊款的滅火器,每三年需要重新更換,以防內部阻塞無法順利滅火。滅火器也分成各種不同種類,是用於不同的火災。A類滅火器是固態火災所使用的,常用在一般家庭,使用滅火器時要朝著火源根部來回掃射滅火。B類滅火器是用在液態或氣態所引起的火災,使用時要在火焰上方來回掃射,以阻絕火焰與空氣接觸的面積,防止火舌竄升。C類是用於電器走火,而D類則是化學或金屬產生的火災。

平時要有充分的火災準備,失火時要保持冷靜判斷,才可以避免更大的損傷產生。


第七組
「預防勝於治療」我們從小就有這個觀念,從小時候出生就開始接種卡介苗、A型B型肝炎疫苗等一堆保護我們的疫苗;當長大了,流行性感冒季節一到我們又開始前仆後繼的接種流感疫苗。就是用這種預防的手段來降低病毒對我們身體的侵蝕,把傷害降到最低;在日常生活上,我們也必須秉持著「防災勝於救災」的觀念做好防災準備,尤其是地震或是火災這類無法事先預知的災害。這種不可預知的災害通常一發生總是會攸關人身安全以及身家性命,平日有做好心理準備以及物質上的準備,才能在災害發生時以冷靜的心態來面對這一切突如其來的狀況拯救自己和自己所愛的人甚至是更多人的生命。

疏忽是危險最大的因素,我們常常看到新聞上在播報那邊又發生工安意外,而發生意外的總大多是那些很有經驗的老手。就是因為他們經驗豐富,認為所有的狀況都在他們掌握之中,才會疏忽而釀成意外。我們這些唸理工科的學生,很多人都需要進無塵室去做實驗,而無塵室又是處處充滿危機的地方,到處都擺放著強酸強鹼、以及易燃的氣體,所以必須處處小心、時時謹慎。當然我們在取得無塵室的使用權限時都必須經過考試以及公安講習的認證才能順利使用。碩一時,進入無塵室總是戰戰兢兢深怕一個不小心就讓自己和別人受到傷害;但當到了高年級,進入無塵室的次數像是進廚房一樣的頻繁,就會開始油條,認為之前沒發生過的事情,之後應該也不會發生,所以開始嫌麻煩,偷懶一些小細節,但別忘了無塵室裡都是高危險的物品,只要一輩子發生一次,傷害就會一輩子跟著走。所以何必去賭這一次呢?用謹慎的心態,做好充足的預防才是上策。


第八組
防災比救災重要,防護做得好,災難自然少,一開始蔡主任便耳提面命強調預防危險的重要性,並舉出胡志強與邵曉玲的車禍事故來做例子,說明汽車中的安全帶就是一種防護設備,不應輕忽;陸軍化學兵實驗所主任賴政國博士曾論,國內實驗室的安全防護都不及格,台大的審核分數最高也才46分而已,可見大學內對實驗室安全的觀點皆需重新定位,所有流程都須遵守SOP,每個進出實驗室的人員也應詳記安全須知,並透過嚴格的訓練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蔡主任再指出對於聯電火災,曹興誠董事長對於其善後措施的作法,強調任何實驗室都要有防火管理,以免有機溶劑造成的瓦斯氣爆或特別火災,想逃都來不及,倘若不幸發生,應把握三分鐘黃金自救期,火災發生後不可乘坐電梯,以防臨時故障或閃燃的情況發生;晚上睡眠時,只有透過聽覺才能感知外在的環境變化,有一種增煙警報器可以提供85分貝的警示聲,在火災發生20秒內就有反應,可有效遏止火災發生,蔡主任也建議此種設備每個實驗室都應該自備一個;滅火器因潮溼或結塊的老化,每3年就應更換一次,每種滅火器對應的火災種類也不同,分ABCD四類火災,滅火器謹記拉拉壓口訣,應朝火源上方左右噴,在朝火源下方噴,用窒息式的方法來有效滅火。滅火器效能值:B1油類(6L/0.2m^2),B10(60L/2m^2),交大的滅火器為B16,但相對於國外研發的新型滅火器而言,台灣用的算是落伍的種類。

最後,蔡主任再重申火場三大致命因素:
1.煙:造成肺泡破壞
2.熱:細胞組織瞬間壞死
3.時間:黃金自救3分鐘

火場時要有正確觀念,最重要的就是冷靜+保命,冷靜思考一秒鐘,就可以救自己一命,蔡主任生動的演說讓我獲益良多,期待下一場演講能更精彩。


第六組
這次演講主題是防災,是由新竹市政府防災中心來為我們講解防災以及應變的措施,在此次演講中,最重要的就是「預防的重要」,在火災發生前我們就應該要使它發生的機率降至最低,所謂預防勝於治療,就是這個道理,在平常生活中,我們應該要每隔一段時間檢查電路,以及在家中設置警報器和滅火器,火災常常發生的又快又急,當我們看到或聞到都已經太慢,可以藉由警報器的聲響來叫醒或提醒我們,因此藉由這些器具,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有保障。

其次,當火災發生的時候,除了保持冷靜外,最重要的就是應變的能力,不要像無頭蒼蠅般的逃生,火場中廢氣都往上竄,而底部有新鮮空氣,另外可以沾濕衣物或床單幫助逃生,也要判斷周遭環境,像在一樓住戶遇到火災可以馬上逃出至戶外,而在很高樓層就不是貿然的往戶外衝,而是利用東西擋住空隙,防止煙竄進來,千萬不可任意開門而造成閃燃,當然在火場中電梯是絕對禁止的,現實情況會有更多突發狀況,要如何使我們以最佳化處理它們,這位演講者告訴我們「讀書是最好的辦法」。

聽完此次演講,導正了我們以前一些不對的觀念,也讓我們了解預防勝於治療和火災的種類,以及不小心遇到火災如何應變,和各種防災器具的使用,在這次演講中,我們覺得最大幫助是我們學到了「保障我們的未來」,也因為如此我們的生活才能過得更安全又快樂。


第三組
有關安全講習的演講從兩年前在碩士生涯接觸實驗室開始到目前已聽了三場,但這次蔡安雄主任所帶來的演說讓我印象最為深刻,幽默詼諧的字句串連起所有實驗室及火場安全的重點,誇大生動的肢體動作讓整場活絡起來,不僅可以帶動氣氛更能讓大家記得更輕鬆自在,並舉出幾個實例讓大家了解到”防災”的重要性。

整場的主軸在於”預防”與”應變”。

"預防勝於治療”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但卻不是每人都懂得如何去確實落實在危險的場所或行為。例如上次才重創南台灣的莫拉克風災,颱風的來襲是我們可以事先預知的,但是事前的防範卻不夠紮實,導致全台嚴重的損失,造成許多家庭的破碎。因此不論是否能夠預測災害的來臨,做好預防措施必定大幅降低災害的發生及其帶來的損失。

“計畫趕不上變化”,意外始終存在,當意外發生時,重要的是如何去應變,如果當下將問題處理的好也能夠將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猶記得美國遭恐怖分子攻擊的911事件,其慘況經媒體報導播放的全球,當時的事件來的又快又急,根本無人能夠預料,這時依靠的不是預防能力,而是處理應變的機制,當時的紐約市長立刻發布緊急命令,其應變處理能力受到當時美國的媒體大力稱讚!

由此可知,事前預防與事中應變是降低損害的最關鍵點,預防可以避免災害發生,應變可以當下處理危機,兩樣都是在這次演講一再強調的東西,聽完之後讓我了解其重要性。


第十組
今天專題演講的主題是防災的重要性,邀請到新竹市政府防災中心的蔡主任,帶來了精采的演講,演講主題涵蓋實驗室安全須知、滅火器種類和使用方法、火場逃生的方法….等等,從這場精采絕倫、活潑生動的演講中,可說受益良多,也有些許感想。

從實驗室安全須知,演講者指出全國大專院校實驗室安全評等,最高的台灣大學也不過48分,所以可以說都不及格,暴露出國內大專院校在實驗室安全這方面長期以來隱藏很多危機,也沒受到相當的重視,萬一發生實驗室火災,可能會造成很大的損害,因此演講者提出幾點實驗室安全須知,譬如制定物質安全資料表、藥品分類、有足夠的防護設備、加上良好的管理等,可以幫助防患於未然,值得各個學校作為加強安全防護的參考。

關於滅火器的種類和使用方法,演講者分類為家庭火災、實驗室火災使用的滅火器,家庭火災通常使用乾粉滅火器,因為家庭火災多為裝潢燃燒,把乾粉滅火器對準火源下方,左右來回噴射,小火勢即可獲得控制;至於實驗室火災,因為多為液體或為氣體燃燒,一般乾粉滅火器效用不大,使用泡沫滅火器或是二氧化碳滅火器,使用方法為對準火源上方,左右來回噴射,可獲得比較好的效果。從演講者的表演和解說,讓我們對滅火器的使用方法有深刻的印象,記住口訣「拉拉噴」,拉插銷、拉開滅火器管子、握住滅火器管子對準火源噴,受用無窮。

最後講到火場逃生的方法,指出火場三大致命因素,分別為濃煙、熱、和時間,一般濃煙一秒鐘可以上升3~5公尺,所以一發生火災,沒多久就火場都被濃煙所掩蓋,增加逃生的困難性,一旦被濃煙嗆到,很容易就暈厥過去,而火場溫度通常達到攝氏1000度以上,一旦火燄迎面襲來,馬上就會因高溫而倒下。因為濃煙都是往上,所以可以判斷火源是在自己所在樓層上或下,決定逃生方向;當要開門時,要先以手觸碰門,判斷門後是不是已經有大火,而決定是否要往這扇門外逃。總而言之,從這場演講學到很多防災和火場逃命的方法和致命因素,一輩子受用無窮,也謝謝助教用心良苦的安排。


第二組
Mr. Zhang is a profound speaker. He has been talking about fire safety for some time to people from all ages and from every different aspect of life. Starting from kindergarten to college students, from houses to companies.
Fire Safety Mr. Zhang started off by talking about the statistics of fire accidents, which from my point of view is quite scary. Then, he continued with his speech about what causes fire, how does it start and why fire is not something to play with. He explained how dangerous it is to start or keep an engine running on a gas platform, and how it is so jeopardizing to lit even the most little of fire in a gas station. He ended his explanation with various of examples that I think was quite interesting to be noticed. He then talked about how to protect yourself against fire. Starting from how to prevent, kill fire and escape from a fire. Simply a self survival kit theory. I learnt a lot from Mr. Zhang. He taught us even the simplest form of a daily usage plastic bag could save a life. I would say Mr. Zhang is a person to be looked up to. He is a person with passion and life. He seemed to be very energetic in every word and every movement. A man with power in his words and love within his actions.

We ended the session with questions and answers. We all was very excited having him answering our questions. He answered well and in a humorous kind of way. Today, I learnt that fire is something that we should always be aware of. Thank you Mr. Zhang!


第一組
這個禮拜的演講課,來了一位相當了不起的蔡先生,他為什麼了不起呢?不是他年薪千萬,也不是得過諾貝爾獎,他偉大的地方在於,用平易近人說唱具佳的方式,為我們在未來的路上,買了一份大保險。

公共安全一直以來都是社會常關注的焦點,然而身處於交大學府的我們,更是無時無刻都在接觸著許多高危險的事物。例如:雷射、高毒性的有機分子、電子廠強酸強鹼等,如何正確地使用這些物品以及逃生所應具備的知識,都在這門課堂上由講者帶領著我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然而在許多的公共危險當中,火災由屬發生頻率最高的意外事故了,其中講者有提到在某年的瓦斯廠大火,正是因為一個駕駛的疏忽,居然忘記正在灌加瓦斯的過程當中發動車子引發爆炸,造成的人命以及金錢損失是難以估計的。其中在講解防範火災蔡先生更是費足了勁向我們說明該如何預防勝於救災。拉、拉、壓看似簡單的三個字,卻是相當好記而且重要的寶命符,這是使用消防器時最重要的口訣,在經過先生的講解相信大家都對於消防器的使用有了確實的學習。

在講課的最後蔡先生更是毫無保留的大秀壓箱寶,無論是國外一體三機的煙霧偵測器,或是一瓶多用的小型消防器,甚至是逃生時預防濃煙嗆傷的煙霧袋,都讓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像是一體三機的煙霧偵測器,不但不用時常更換電池,同時他有就有高功率的緊急照明燈以及吵死人不償命的叫聲,就怕在危險發生時人們的疏忽而未察覺造成可怕的後果,同時他提醒你更換電池的方式更是有趣;一瓶多用的小型消防器也是,更是兼具了防狼噴物器的效果,同時他重量居然只有兩公斤的輕巧易於攜帶,更是每個人的機車或汽車都應該配備的保命單,遇到壞人時由於他相當的堅固,更是可以最為武器來自我防衛可謂相當划算的一個防災設備;最後他更請同學帶上上海機場配備的防高溫濃煙袋,帶上以後就算以好幾百度的火去燒都不會受到任何的損傷,堪稱是今天視覺效果最好的表演項目了。

人們常因為貪圖一時的方便或是偷懶而疏忽了公共安全的重要性,蔡先生說的好”預防做的好,災害自然少”,這是一句每個人都應該謹記在心的行事法則才對,其實原本預計有點枯燥的公共安全課程,也在蔡先生的活潑賣力講解下,讓每位同學們非但沒有分心,更是專心的上了一堂相當寶貴的課程,是我們上這門演講課的一大收獲。



第五組
今天這場演講的重點在於防災教育的重要,因為防災的重要性遠遠大於救災,而遇到災難的應變反應也是需要訓練得來的。而今天蔡主任的演講以很寓教於樂的方式,搭配許多實際案例來告訴我們安全的重要,而實驗室安全守則包含了(1)建立完整的物質安全資料表(2)藥櫃固定與藥品分類(3)緊急應變計畫訂定(4)充足的防護設備(5)良好的管理等。

而蔡主任今天提到的大林埔瓦斯儲存槽爆炸更是讓我印象深刻,因為只是一個人一個動作的疏忽,就足以釀成這麼大的災難,真的很恐怖,而最後在講述火災發生時的應變措施,很多也是我們需要了解的,所以今天這場演講真的很實用,而且蔡主任不是呆板的講述注意事項而已,而是搭配很多道具,滿場都是笑聲,真的很有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